当前位置: 教务处首页 >> 教务通知 >> 正文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关于开展课程优化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5-04-08 [来源]: [浏览次数]:

各系(部):

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落实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培育“会学习、会交往、会生活、会工作”的灵性的高素养专业人才,本学期,学院决定全面开展课程的梳理、论证、优化工作。为使我院课程优化工作高标准、有实效开展,特发出本通知,请各系(部)、各专业研究室参照执行。

一、 工作目标

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完善适应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方式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成,全面提升学院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内容

根据岗位群能力需求及我院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定准课程授课内容、制订适合我院学生的课程教学标准,整合优化教材,全面改革课堂教学教法等,并加强融入适应学生创业、就业及社会前瞻性的知识。

(一)优化利用课程的资源配置

课程资源主要体现在:1)教学标准2)教学环节(进度)安排、3)、教案的设计、4)教材选配与编写、5)课件(微课)的制作与应用、5)课程教学的教具、模型、设备等实践条件。课程资源的优化可参考以下思路:

1、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智慧、树立学生自信,教学标准体现在构建新的教学文化,将“四会”能力完全融入到教学标准的设计中。

2、教材的选择必须具备先优性及先导性,即优先选择一级出版社的精品教材及融入新成果、新知识具备先导性的教材。对选择的教材要进行整合、优化。校本教材的编写要体现学院的特色。

3、创建平台支持,高校领域资源平台的利用、社会资源平台的挖掘。将利用资源平台的教学环节进行大胆地安排,逐步实现“混合教学法”。

4、教案、课件的制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精细、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能体现教学、教法改革、突出主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案、课件。

5、配合学院、系(部)积极构建一体化教学条件。

(二)教学教法及评价考核模式的改革

1、注重分析学生群体特点,坚持因材施教;教学手段先进,应用得当;教学方法灵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能做到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开发学生潜在能力。

2、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秩序(教室卫生、学生出勤率等),积极探索“小组合作”等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3、全面启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要求教师先抛议题,学生进行理解、发挥,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心得表达出来。落实“动脑”、“动手”、“动口”的三动能力培养。

4、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示范作用,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构建平等、互动、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的关系。

5、课堂教学贯彻“三七分”原则,即“素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三七分”、“学生讨论互动与教师讲授三七分”、“ 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三七分”。

6、课程考核要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照搬书本、考完就忘的特点,考核模式改革可参考以下四点见解:

1)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测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3)以讨论的形式确定考核的题目与具体任务

4)以作品、专题报告、竞赛获奖、就业创业成果等进行考核

三、工作方式与建议

1、调研。包含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更新变化、多次就业能力分析、我院学生的特点、以往经验教训及其它院校可取之处。

2、研究室研讨。各研究室在系(部)领导的指导下,根据调研情况制定课程的优化、改革初步方案。

3、召开课程研讨论证会。包含参会的人员组成(人员组成需含有关院校的专家、企业行业人员、学生代表等)、研讨的主要内容、会议的环节与步骤、会议的记录与总结等。

4、课程改革方案的确定与实践。根据课堂授课情况、教学评价情况及课后交流反馈,阶段性完善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

各系(部)、各研究室可根据各自课程的特点,采用其它有效的形式开展课程优化、论证工作。

四、 工作进程

1、重点、核心课程先行。各专业研究室各安排1-2门重点、核心课程

先行进行优化、论证,安排课程论证会的时间,报教务处。教务处组织人员参与论证会,及时总结一些好的做法,进行推广,并与宣招处配合进行适当的宣传。

2、本学期各专业研究室需完成各专业50%课程门数的优化、研讨、论

证工作。

3、2015-2016年第一学期结束,全面完成课程的优化、论证工作。

4、课程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随时修补完善。每学期进行一次集中论

证,每学年一次相对完整地确定课程内容。

本学期学院的内涵建设任务较重,各系(部)、各专业研究室、全体教

师必须明确本次课程优化、论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重视本项工作。各系(部)、各专业研究室要精心安排,务求实现既定目标,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教务处

201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