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务处首页 >> 教务通知 >> 正文

关于落实改革方案,切实抓好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4-09-23 [来源]: [浏览次数]:

各系部:

为了加强我院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保持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学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和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将进一步切实抓好教学管理工作,相关事项如下:

一、落实教学改革方案和新编教学计划

经过我院的教学摸索、改革、实践和研讨,各专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方案和新编教学计划的落实,是各系部的首要工作。

1.系部严格执行既定的课程体系,不得随意增减、删改教学计划表上学生必修课程、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学时等;有个别需要调整的,需由系部提出申请,填写调整教学计划申请表,并经教务处审核,学院领导同意后方可调整。

2.各系加强与职业素养教学部沟通协调,并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四会”人才培养精神,认真实施素养限选课、专业限选课有关要求;同时,加强校任选课的筛选、管理,实施学院拓展学分有关规定。

3.各系部要求相关教师和班导师深入了解相关专业的学分构成,能清楚划分所在专业的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以及相应的学分比例,了解素养拓展学分有关规定和实施办法,并以班会、讲座、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加以宣讲,让学生了解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及如何取得相应学分。

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培育良好的教风

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核心,教学各个环节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培育良好的教风势在必行。现重申各教学环节相关要求,各系部要组织全体教师再学习,并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1.备课

(1)全院任课教师于每学期开学一周内拟出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表,于规定的时间内上交到系部,并经“教研组—系部”两级检查,由教研组长、系主任签字认可。

(2)全院任课教师应超前备课,原则上提前备课的量不少于两周,应提前备好相应的教案、讲稿或电子教案。

(3)教师的教案或电子教案,要完整规范细致,不能过于简略。教学设计应体现课改理念,设计科学合理,符合专业和学科要求,并能有效地针对当前学生水平。

教师的教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应该对教学得失深入剖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教学应对措施。

(4)严格落实“三期”即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学材料的检查制度,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定时或不定时地对教师教案进行检查和抽查。

2.上课

(1)教师要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有事需要停课、调课者,需提前两天向系部提出申请,并经教务处同意。有紧急事务者,也需提前与系部沟通协调,不能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2)教师提前5分钟到教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教材、教案、讲稿、书写工具、教具、多媒体等。

(3)教师上课时要精神饱满,穿着大方,仪表端庄、教态亲切热情,言语、举止文明得体,授课不能有过激言论,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一般情况下不坐着上课。

(4)教师要树立向45分钟要效率的意识,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加强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杜绝满堂灌、注入式教学。

(5)教师要把握课堂动态,控制上课节奏,做好班级考勤,注意观察学生缺勤、迟到、早退、课堂反应情况,对课堂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要加以制止。

(6)教师要把握上课时间,不能提前下课、拖课。课后要组织班级值日生做好教室卫生工作。

(7)严格落实听课制度。根据学院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次数不少于5次(新进教师听课次数不少于8次);系部主任、副主任听课次数不少于5次。听课要有详细的听课记录和具体评价。

(8)各系部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把握本部门教师的上课情况,对教师上课情况加以巡视、检查和督导,并对各类教学问题及时反馈处理。

3.作业布置和批改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根据学科特点可以采用口头、书面、思考、实验、实习、制作、测量、调查形式,作业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可设计必做题、选做题。

(2)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全面观点。选取题目精当,题量适当,难易适度,体现梯度,要重视系统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打好基础,发展智能服务。

(3)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必做题应全收全改,不错改,批改工整,评分要客观,评语要实事求是,鼓励为主。

(4)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对无故缺交者要求补做,对抄袭者要批评教育,对做错者,督促及时订正。教师要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合理地纳入平时成绩。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计划者和执行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期待着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各系部要立足自身实际,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开展师德、培训学习、教学观摩等方面的活动,促进我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遵循“明道、励学、笃行”的校训和培养“四会”人才的目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为人师表、形象良好的教师队伍。

2.坚持每周图书馆6小时学习、答疑制度。专职科任教师必须于自身指定的时间内到图书馆打卡学习,杜绝敷衍应付。

3.鼓励教师列出学期或学年学习计划,加强学习,积极参加业余进修和培训,提升学历、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

4.继续落实教师与企业人员“1对1”联系制度,教研组和企业共建工作室制度,教务处将于期中进行检查。

5.系部结合自身专业、教师特点,以教研组或专业教学团队为单位,拟出教师开设公开课时间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观摩、交流、竞赛等活动。学院将择机开展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核和评价活动。

6.加强新进教师的培训和管理,系部结合本学期引进新教师情况,每名新教师委派一名老教师引导,以老带新,引领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7.系部收集、整理、归档本部所有教师的业务档案,包括教师个人基本情况、进修情况、教研情况、教师教学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教案、讲稿、电子教案等)。

四、加强教研,提升科研水平

教研和科研是我院的薄弱环节,为提升我院的教师素质和学术氛围,本学期各系部要加强教研,着力于科研,切实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论文写作、课题研究和项目开发,努力培育一支具有双师结构、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高素质队伍。

1.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研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

2.专任教师需取得专业技术岗位相应教科研成果(详见文件)。

3.严格执行教师学年成果考核制度,没有相关研究成果的,考核为不合格。

五、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促进课程建设

为了全面提升我院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让信息资源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工作,提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必须加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建设力度。

1.各系部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教学资源上传工作,并认真部署相关工作,分解任务,明确分工,下达指标,商讨相关问题。

2.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在学院网站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资源目录,并设立各子目录,补充完善相应教学资源内容。各系部要在期中前上传一至两门较为完善的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表、教案或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

3.采用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掌握课件制作、修改、收集、上传和资料下载等常用的基本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六、完善奖惩竞争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工作的关键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内在的工作动机。所以,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从思想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教职工树立恰当的目标,进一步完善相应奖惩措施。

1.教师应服从教学工作安排,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应积极承担学院、系部安排的其它工作。学院继续实施以往年度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的考评办法,继续落实教职工论文发表、课题研究、技能竞赛指导获奖等奖励政策,具体可参照学院文件相关规定。

2.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督查,落实教师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可参照《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暂行规定》(泉轻教[2009]5号)。

3.落实工作责任追究制,系部教学管理工作,应落实到人,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敷衍失职的,将予以处理。

以上相关要求,学院和教务处将于期中检查各系部的落实情况。请各系部根据本通知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配合教务处,强调落实,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努力促进我院的教风和学风建设,提高内涵建设。

教务处

二O一四年九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