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品课程申报立项通知
各系(部):
为了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促进教学水平持续提高,并进一步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根据《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意见(泉轻工院综[2011]1号)》、《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精品课程评选办法》及《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相关规定,请各系(部)于本学期第11 周前至少申报一门课程参与泉州轻工学院第三届精品课程的立项评选。(申报表详见附件)
特此通知!
教 务 处
2013年10月6日
附: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精品课程申报表
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类名称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课程负责人
所属院系
推荐单位
申报日期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三年九月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2名或2名以上主讲教师的整体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
年月
|
|
最终
学历
|
| 专业技
术职务
|
| 电 话
|
|
学 位
|
| 职业资
格证书
|
| 传 真
|
|
所在
院系
|
| E-mail
|
|
通信地址(邮编)
|
|
教学与技术专长
|
|
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
|
1-2
教学
情况
|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
1-3
技术
服务
|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2. 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
构成
(含
兼职
教师
)
|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
术职务
| 职业资
格证书
| 专业
领域
| 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
任务
| 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2-2
教学队伍整体
结构
| “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
|
2-3
教学改革与技
术服务/培训
| 近二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
|
2-4
师资
培养
| 近二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等)))
|
3.课程设置
4.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特点和特色(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
6.实践条件
6-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
6-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
7.教学效果
8.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规划
9.系推荐意见
10.其他说明